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7:11:24 来源:环球新闻网 作者:诗然
今天小盘股下跌,很多人就更悲观了,市场到底会不会变盘呢?接下来到底怎么做呢?下面我给大家好好捋一下!另外,本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,其中最后一部分【重要提示】这一节非常关键,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,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。一,为什么悲观?首先,大盘股不要买,小盘股今天又跌了,这不是没出路了吗?所以,很多人觉得没法玩了,行情没了。但实际上市场机会是越来越多,那小盘股为什么会跌呢?因为外资要退出小盘股,截至2024/9/30,摩根大通所持A股的平均市值是52亿,瑞银是44亿,那如果是这些资金集中获利了结,今天的行情,也就说得通了。实际上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真实的数据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,一直以来,很多人对小微盘总是存在一定的认知偏见,觉得外资不会买,这也是过往量化以及小市值策略的超额来源之一。这就是典型的经验主义,经验主义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:容易上手,容易说服自己,形成一些烂大街的所谓的常识。但是,它的坏处也很大,只要发生一次关键假设的变化,你所笃信的那些规律会让你之前挣的所有钱一笔勾销。投资者喜欢听成功故事,但是,他们最需要警惕的恰恰是经验主义。所以,和经验相比,实证主义从现象出发,遵循对当下现象的尊重,避免主观判断。那为什么外资要退出小盘股呢?很简单,小盘股炒的是预期,大盘股炒的是现实,也就是说他们预想到了中国的接下来的预期会越来越好,这就会导致大盘股要起来了,所以,市场切换风格并不是不好,而是机会会越来越多。二,机会又来了!所以,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他们说了什么,而是要看清楚他们到底要做什么,大家都清楚A股市场是打提前量,提前埋伏,等到利好出来的时候,恰恰是股价最高点兑现的时机。想要抓住这次机会其实也很简单,之前就已经给出过答案了,大家看下面这只股票:这是前段时间的重组股,其实就是机构提前埋伏的,大家注意看图中橙色柱体: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中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;从上图中可以看出,早在8月底9月初,机构就已经开始布局,就问大家当时市场如此低迷的情况下,机构资金还能这么积极参与的话,是不是很有问题,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,这样的机会,你是一定不会错过的。再看下面这只股票:回头看很多人就会后悔说如果能买在股价上涨之前该多好啊,但当时看大多数人就会觉得股价是突然上涨的没有机会,其实看数据的话,跟上面那只股票其实一样,就是机构资金提前进行了布局;所以,历史又要重现,上次机会没抓住,难道这次机会都摆在面前了也要错过吗?PS:关于「机构库存」数据的原理,我会在文末和大家分享。三,重要提示很明显,伴随着降息周期的展开,市场风格必然会有一次大的改变,但是具体如何改,关键还是看机构大资金的选择,但是市面上很少有对机构资金进行全局性观察的,你知道到底哪些股票里面有机构资金参与,同时还是很积极地吗?看下图:从图中可以看出,虽然市场萎靡不振,但实际部分个股得到了机构资金的长期青睐(「11-20日库存」数据),同时也有部分个股遭遇到了机构资金持续抛弃(「三日连减」数据),市场明显就是筹划着一次风格的调整!PS: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反映了机构资金交易的意愿,如果「机构库存」数据越活跃,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,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。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,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。如果不看好的话,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?显然是不会的!再补充一点:一只股票,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形成合力,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交易行为应该非常积极?一只股票,如果参与交易的大资金没有达成一致,那么交易行为上还会很积极吗?所以,「机构库存」数据反映的是全体机构大资金博弈后的结果。本篇就聊到这里,关注小雅,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。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!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人删除,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敬请知晓。此外,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,不收会员,没有社交群,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